記者 周雪松
日前,2023中國鋼鐵市場展望暨“我的鋼鐵”年會在上海召開,上海鋼聯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軍紅作大會致辭。來自黑色產業鏈、家電、汽車、機械、建筑、金融等領域的專家們預判2023年行業發展趨勢,積極探討鋼鐵行業未來走勢。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駱鐵軍介紹了鋼鐵協會2022年以來和2023年準備重點開展的五項工作,具體包括積極探索產能治理新機制,大力提升資源保障能力,全面推進極致能效工作,努力實現原燃料保供穩價,積極開展鋼材出口管理研究。展望2023年鋼鐵行業,駱鐵軍表示,隨著疫情防控措施持續優化,穩經濟效應逐步釋放,將利好鋼鐵行業,對鋼鐵消費形成有力的支撐。但房地產市場的持續低迷和制造業出口增速回落,可能拖累鋼材消費。2023年鋼鐵需求或小幅回落,須關注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和房地產市場的恢復情況。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副部長許偉認為,當前我國經濟運行接近階段性低點。展望2023年,我國經濟將呈現總體回升態勢,回升的幅度需要取決于預期改善程度,重點有三個方面值得觀察:一是房地產市場是否軟著陸;二是新動能是否能夠保持較快發展;三是民營經濟的信心是否能夠有效提振。未來重點任務將圍繞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展開。
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主任盧延純發表題為《強化價格監測助力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的主旨演講。他表示,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充分發揮價格杠桿作用;強化價格監測,發揮在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之間的價格信息橋梁作用;進一步發揮好我國價格報告機構的市場預期引導作用。
中銀國際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認為,2023年中國經濟有望總體回升,主要得益于三個因素,即防疫措施的優化、穩增長政策的疊加效應、2022年低基數效應。不過,管濤也表示,對于2023年的形勢,既要有信心做好工作,同時對困難和挑戰要有充分的估計和預判?紤]到疫后經濟復蘇,特別是2023年內部外部有很多不確定、不穩定的因素,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不折騰、不添亂,讓市場主體休養生息,2023年也是至關重要的。
上海鋼聯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任竹倩認為,2023年鋼材全年價格均值或進一步下跌,但跌幅收窄、振幅收窄。她認為,鋼鐵下游消費仍有增長潛力,但供給彈性或將大于需求彈性,生產企業微利狀態延續?傮w來看,2023年原料價格重心下降,鐵礦石均價約95美元,煤炭供應有所緩解價格也有一定的下降,鋼價隨之有所下跌,全年價格同比降幅縮減至約5%,且價格振幅壓縮。對于一季度來說,同比消費有增長,但供給維持高位,建議保持謹慎態度。她建議,要保持對政策端的高度關注,尤其是地產和鋼鐵生產相關政策的發布節點,行政減產概率不大,但環保類限產依然存在。中央對于穩經濟的態度堅決,可能會有超預期的政策發布,鋼價也有超預期運行的可能性。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羅俊杰表示,2022年全年我國機械工業有望實現平穩增長,工業增加值、營業收入增速預計約為4.5%、5.5%,實現利潤總額與上年持平,進出口貿易總體保持穩定。展望2023年,他認為,在國際市場不出現大幅下滑、國內疫情得到較好防控的情況下,預計行業表現會強于2022年,保守預計2023年機械工業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在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