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麗娟
近日,商務部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商務部辦公廳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束玨婷出席并介紹取消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有關情況。束玨婷表示,這是外貿經營管理領域重大改革舉措,是中國政府堅定推進貿易自由化便利化的重要制度創新,“這將有利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釋放外貿增長潛力,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對外開放。”
2022年12月3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八次會議經表決,通過了關于修改對外貿易法的決定,刪去《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第九條關于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的規定。
“取消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是中國朝著貿易自由化和貿易便利化方向進一步發展的一個重要舉措,體現出了制度型開放的重要意義,也將進一步加深內外貿一體化。”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王孝松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外貿經營權是國家賦予外貿經營者的一項基本權利。2004年以來,我國外貿經營權管理長期采取備案登記制,相關市場主體只需完成備案登記即可成為對外貿易經營主體。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2019年10月,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通過決定,授權國務院在自貿試驗區暫時調整適用對外貿易法第九條,取消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試點三年。
“通過對三年試點實踐經驗進行全面總結評估,我們認為在全國范圍取消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的條件和時機已經成熟。取消備案登記,將有利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釋放外貿創新活力,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對外開放。”束玨婷表示。
深化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利用自貿試驗區、綜合保稅區等開展貿易便利化試點;推行出口退稅備案單證電子化……近年來,我國在精簡外貿手續、提升便利化水平等方面成效顯著。
取消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對于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來說更為有利。記者了解到,過去要想進行進出口備案,需要經過最多6個環節,即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海關企業注冊、電子口岸卡申請、備案登記外匯賬戶、稅務—出口退稅備案以及開通公司銀行外幣賬戶。取消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后,流程得到優化,減少了線下奔波的時間,提高了辦事效率。
“從微觀主體來說,特別是對于中小企業,取消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可以更加便利地進行貿易活動。”王孝松認為,因此這也是一個進一步擴大對外貿易主體的重要舉措,能夠進一步激發對外貿易的活力。
此外,王孝松認為,企業不再把從事外貿活動當成一個單獨的事項,而是作為整體生產經營活動的一部分。同時也省去了很多繁瑣的備案程序,能夠更集中力量進行生產經營活動。
不過,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取消后,企業仍需辦理海關登記獲取報關權限。業內人士認為,放開后仍需有配套制度的協同,從進出口合規監管的角度來說,海關需要進行留底和備案,企業才能辦理進出口的相關手續。
王孝松認為,取消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意味著作為貿易主管部門的商務部就不再直接進行監管。商務部要想了解外貿企業的經營動態,就需要通過其他方式進行信息的搜集和整合,比如海關和銀行等機構,從而為外貿企業提供更好的服務,也就是說,政府部門從監管者轉型成為了服務者。下一步,一定要做好銜接。
束玨婷也介紹,目前,商務部正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指導各地方商務主管部門做好取消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相關工作銜接,及時掌握外貿企業生產經營情況,進一步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同時,加強部門間信息共享,強化外貿形勢分析研判,完善外貿政策措施,推動貨物貿易優化升級,創新服務貿易發展機制,持續推進貿易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