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月6日電(記者栗翹楚)“您好,我們公司剛剛投產,現在著急要從多個口岸進口大量生產設備,還不能在口岸開箱查驗,請問我們該怎么辦?”2022年12月初,北京海關所屬亦莊海關關員接到經開區某芯片生產企業的求助電話。
據了解,該企業一期廠房已完成交付,在設備搬入階段,進口生產設備達100余臺。受境外航司安排和疫情影響,進口設備被分別發往天津、上海、杭州等口岸,而且多為真空包裝,無法在口岸進行開箱查驗,這種情況讓企業有些措手不及。
“您這種情況可以適用‘真空包裝等高新技術貨物布控查驗模式’政策,結合‘通關一體化’方式,可以在企業所屬地——亦莊海關進行申報。”接到電話后,亦莊海關綜合業務一科科長解萌立即根據企業情況“問診把脈”開出“藥方”,“如果精密設備無法在口岸破拆真空包裝,我們可以上門查驗。”
為支持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企業創新發展,海關總署2021年12月1日起在全國海關擴大優化真空包裝等高新技術貨物布控查驗模式試點范圍,符合申請條件的試點企業可由目的地海關派員至企業生產車間或倉庫上門查驗,進一步降低高新技術貨物質損風險。
解萌表示,除預約通關、上門查驗等措施外,亦莊海關還積極向企業宣傳推廣“提前申報+兩步申報”模式報關,為企業提供政策支持指導,有效發揮“提前申報+兩步申報+匯總征稅”政策疊加優勢,提升企業進境便利化水平,為經開區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行業的供應鏈保駕護航。
據北京海關統計,2022年前11個月,北京地區(含中央在京單位,下同)進出口總值3.3萬億元人民幣,超過去年全年水平(3.04萬億元),較去年同期(下同)增長19.4%,高于全國增速10.8個百分點。其中,北京地區生命科學技術產品進口784億元,增長21.6%,高于全國增速12.1個百分點,占全國總值的24.8%;集成電路進口387.1億元,增長92.7%,半導體制造設備進口148.9億元,增長18.5%;集成電路出口230.3億元,增長30.4%,電動載人汽車出口13.4億元,增長893.6%。
穩外貿的關鍵是穩主體。2022年前11個月,北京地區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1.7萬家,較去年同期增加300余家,實現疫情期間外貿主體規模穩中有升。北京海關實施組合式支持政策,持續提升服務企業質量,打通政策執行“最后一公里”;搭建“一站式”云通關服務窗口,確保海關惠企政策措施落實落地。
近日,在中科科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廠區內,一臺價值18.5萬美元的球差射電顯微鏡在北京海關所屬海淀海關關員的監管下,僅耗時2小時就完成了查檢工作,進入安裝調試階段。
這臺精密儀器可以對金屬的性能進行檢測,現在有多個國家重點項目和高校重點科研課題急需這臺精密儀器出具金屬性能檢測報告。”中科科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多虧海淀海關關員上門查檢,才確保了這臺儀器能夠快速完成安裝調試、如期交付,真是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
“為盡可能幫助企業‘搶回’寶貴時間,在接到求助電話后,針對貨物特殊性和企業訴求,我們立即啟動應急處置預案,第一時間派員‘上門服務’,‘一對一’‘手把手’指導企業以最快速度完成報關工作,并結合儀器特點提前進場、采取拆包裝與安裝調試同步進行的方式,在確保嚴密監管的前提下,快速完成查檢工作。”海淀海關查檢一科副科長嚴峻介紹說。
據統計,2022年前11個月,海淀海關共驗放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術企業等機構進口科研設備263批次,貨值約1840萬美元。
海淀海關副關長周駿表示,“海淀海關將持續聚焦企業實際需求和‘急難愁盼’,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務,全力支持先進技術、重要設備、關鍵零部件等擴大進口,為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助力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貢獻海關力量。”